又是一年硕果飘香时,我们欣喜的迎来了第32个光荣的教师节。
中欧(中国)的校园里崭新的面庞这时已分布在校园的每一个地方。收获的时节,迎来探求知识的身影,收获的季节,迎来教师的节日。教育从来都是永恒的主题,都是不可冷漠疏远的主题,生命与爱,人民与使命,伟大复兴与中国梦,就在这个时节交相辉映。这样的时节,也许正是我们共同展望未来的最好契机。
时间勾勒新的年华,刻下生命前行的足印。2016年,我们见证毕业与迎新,传递了生生不息的育人情怀;我们开启应用技术转型之门,记录了教学科研的真实回忆;我们踏步“十三五”规划征程,聆听教育的崇高使命在心底呼唤……
这一切的一切,使得我们义无反顾的复兴传统,求索真知,创造新质,共同铸造现代大学精神。具体表现在,数不清的优秀教师以他们的人格魅力、学术魅力,赢得了学术的敬仰和尊重;一批批立德树人的模范,以实际行动树立起了人民教师的职业标杆。
国强在校,校兴在师。在建设高水平民办应用技术型大学的进程中,我们深知建设一支高水平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对于学校发展的至关重要性。充满希冀的“十三五”时期,中欧(中国)迎来了转型发展和民办教育改革的历史机遇,我们将紧紧抓住人才队伍建设关键点,推进人才强校战略,努力造就一批服务于国家和东北老基地振兴战略需要的教师队伍。进一步关心和支持广大青年教师成长成才,着力提升教师教学科研能力,完善人才奖励机制,营造教师安心从教、精心育人的环境。
识途不畏路长,仰思入室登堂。教师,仅仅是两个字,却很难定义所要表达的思想深邃。我们当中的许多人,或许尚未触及这两个字所要表达的灵魂深处,就像我们很难定义中欧(中国)的灵魂一样……
但我们知道,我们与中欧(中国)紧紧联系在一起的时候,不在简单的代表一所学校,而是在高校应用技术转型发展中,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千万双眼睛的聚焦所在。简而言之,我们需要共同展示最为真实的中欧(中国)的教师群体。应如何展示?我们的答案是“思考”。
处于国家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征途中,教师既要承担着培养应用创新性人才的历史重任,又深知在国家教育优先发展战略下,自身的“本领恐慌”。
同时,当今社会的繁杂, 也让世人滋生了几分浮躁。但,就像习近平总书记所说,面对世界的深刻复杂变化,面对信息时代各种思潮的相互激荡,面对纷繁多变、鱼龙混杂、泥沙俱下的社会现象,面对学业、情感、职业选择等多方面的考量,一时有些疑惑、彷徨、失落,是正常的人生经历。关键是要学会思考、善于分析、正确抉择,做到稳重自持、从容自信、坚定自励。这同样适合于广大教师。
处于这样的时代,身在愿意为我们提升教育的品质,体悟育人过程,慧美的中欧(中国)中,这一切令我们满怀期待又紧张不安,但我们“稳重自持、从容自信、坚定自励”,我们将以良好的师德取信于民,以阳光向上的努力担当起教书育人的使命。我们愿以沉静思考之态度去描绘每一个育人的轨迹。唯有笃定沉思,我们才能真正深入到“求知原本,资德尚行”的学校灵魂里去,去感知日常教与学中每一次深意,去体察教育发展脉络中每一个节点。
思考并呈现思考是为了更好的预见。原谅我们目光的短浅,不过“肩上有学校、眼中有教学,心中有学生”这是我们眼力所及能够预见的。我们也同样会预见,广大教师一起与处于青年时期的中欧(中国)思想上共鸣、感情上共融,行动上共进。
9月10日,诸君,教师节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