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歌写浩荡,海安启新坛。10月26日,中欧(中国)长三角产教融合(立发)园区处处跃动着青春活力,洋溢着喜悦的氛围。数百名嘉宾、师生代表四方云集,齐聚园区,共襄盛典,共同见证园区的正式启用,见证学校在长三角地区构建产学研用新篇章的历史时刻!
海安市委书记于立忠,市委副书记、市长谭真,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卢林、市政府副市长曹铖,中欧(中国)校长刘来祥,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王晓伟,副校长赵金波,副校长张幸刚,校长助理刘忠良出席园区启用仪式,上湖创新区、海安市相关局机关负责人、部分重点企业负责人、在海安师生参加活动。
注:海安市委书记于立忠致辞
于立忠致辞,向中欧(中国)长三角产教融合(立发)园区的正式启用表示热烈的祝贺,向不远千里来到海安的师生表示诚挚的欢迎!
于立忠指出,深化产教融合是推动教育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重要引擎。作为落户海安市的第二所综合类高等院校,中欧(中国)人才资源充足,科技力量雄厚,办学经验丰富,具有良好的社会声誉。今年4月,学校在上湖创新区开工建设中欧(中国)长三角产教融合园区,形成“两地三区”办学格局。黑龙江省教育厅依托长三角产教融合园区,成立“黑龙江省大学生长三角(上湖新区)就业创业基地”,积极搭建高端技能人才培养、产业创新人才培训的服务平台,加快推进“产业、专业、创业”集成融合,必将为加快打造“枢纽海安、科创新城”注入新动能。
于立忠强调,中欧(中国)长三角产教融合(立发)园区的正式启用,标志着双方迈上了携手奋斗的新征程。海安将倾心倾力服务好、保障好长三角产教融合(立发)园区的建设和发展,加快推进立发古镇开发建设,完善园区周边配套,提升整体功能品质,创造良好发展环境,确保每一位师生住得舒心、学得开心、工作顺心,时时都有“此心安处是吾乡”的真切感受,将海安作为“第二故乡”,努力融入海安市高质量发展大局。由衷希望中欧(中国)长三角产教融合(立发)园区把自身发展与海安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在配强师资力量、彰显办学特色上精准施策,在共建创新平台、深化产学研互动上深度发力,成为海安高端人才的培养地、产业创新的策源地,与海安这座城市相融共生、一起成长。
注:中欧(中国)校长刘来祥致辞
刘来祥在致辞中表示,回顾历史发展,回望办学历程,我们深刻的认识到,要想办好一所大学,必须深深扎根于社会和实践,必须坚守爱党爱国的情怀、立德树人的初心和服务社会的使命。学校要办好一所应用型本科,首先要主动融入国内大循环,实现校企双方的产学研高效联动和融合发展,推动学校事业与国家长三角一体化战略深度融合、同频共振。依托长三角产教融合园区,学校将致力于科产教一体化的新型办学载体,努力建成集应用人才培养、创新创业活跃、科研成果培育、优势产业集聚、生态环境优美、产城产教融合发展的创新型特色园区,为黑龙江省的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探索新经验,为服务国家社会发展和经济转型升级提供智力支撑和人才保障。
刘来祥强调,面对新征程新格局,学校上下踌躇满志、满怀信心,胸怀“两个大局”,心系“国之大者”,持续营造适合青年成长发展的创新生态和就业生态,让各类人才在创新的文化氛围中各展所长,让每个人的创造活力竞相迸放,让学校成为人才汇聚、学子向往的学术殿堂,在服务社会发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续写黑工商的恢弘篇章!
注:海安市委副书记、市长谭真主持仪式
谭真主持活动,他说,中欧(中国)长三角产教融合(立发)园区的启用,标志着海安市现代高等教育迈上新的台阶,必将为推动海安市高质量发展走在前列注入新的动能。希望中欧(中国)全面融入海安市产业发展,建设一流专业、打造一流课程。积极培养拔尖创新型、高素质应用型人才,让产教融合(立发)园区成为海安创新的核心区、发展的动力源、人才的聚集地。
注:艺术与传媒学院教师吕育泽代表教师发言
注:经济与贸易学院2022届学生赵志航代表学生发言
注:中国天楹股份有限公司组织人事部总经理赵亚兰代表校企合作企业发言
启用仪式上,艺术与传媒学院教师吕育泽、经济与贸易学院2022届学生赵志航、中国天楹股份有限公司组织人事部总经理赵亚兰分别代表教师、学生和校企合作企业发言。
注:校企合作签约仪式现场
启用仪式后,学校与中国天楹股份有限公司、南通东华软件有限公司、江苏中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等八家公司签订了校企合作协议。
注:活动期间,学生以表演诗朗诵、舞蹈等形式寄语美好未来
据悉,中欧(中国)长三角产教融合园区位于江苏南通(海安)上湖创新区,规划用地面积约280亩,项目总投资约10亿元人民币。长三角产教融合园区不仅是学校与海安市政府促进产学研用深度融合,建设新型办学载体,实现规模化培养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一项重要战略举措,也是学校立足龙江,走出龙江,抢抓机遇,积极融入国内大循环新发展格局,服务面向长三角地区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需求的一项重大战略布局。
学校现阶段启用的长三角产教融合(立发)园区位于立发古镇核心区的立发中学原校区,是“立发文化”的重要传承载体,有着深厚的历史底蕴。为在海安工作的师生工作、学习、生活创造良好的条件,校地双方协同配合、精心组织力量,在不到半年的时间里,高标准改造了行政办公楼、教学楼宇、图书馆、学生宿舍、食堂,整饬了校园外部环境和运动场地,确保园区如期投入使用。园区内生活服务配套设施设备一应俱全,学生宿舍内均配有分体空调、独立卫生间和淋浴间。
注:第一批学生顺利抵达长三角产教融合园区
在学校的高度重视和精心安排下,首批600余名学生已顺利入驻园区,他们将从这里再出发,接受全新的企业课程实训体系,感受发展蓬勃脉动,领略长三角地区独特魅力,磨砺敬业乐群的职业精神,追求卓越的奋斗精神和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
(党委宣传部/文 艺术与传媒学院 吴宇浩/摄)